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BBS

陈延斌教授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2015-12-06 19:58 来源: http://www.marx.whu.edu.cn/xykx/3911.html 作者:郭勤艺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4
 
     陈延斌教授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转载自武汉大学官网)
发布时间:2015-12-01 
    11月28日,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中心主任、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陈延斌教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邀请,作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在218会议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家庭建设”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党支部书记金筱萍教授主持。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倪素香教授首先向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介绍陈延斌教授的简历和研究成果。
    陈延斌教授围绕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家庭建设的主题,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研究的总体情况作了简要的述评,指出家训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家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家训文化既是家训文献又是一种训诲活动,当前加强对家训文化的研究是和谐家庭建设的内在要求。并从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概述、基本内容、途径方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弘扬优秀家训文化促进当前家庭建设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家庭建设的深层关系。
     陈教授指出:“家训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有关治家理财、修身处世等的教诲训示,此外,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劝喻,或后辈贤达者对长辈建议与要求。”“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在世代累居、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家训文化在家风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陈教授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丰厚的家训文化资源,并对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列举了历史悠久,至今还较有影响的家训典籍。如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鼻祖以文王和周公为代表周初王室家训;以西汉东方朔的《诫子》、东汉刘向《诫子歆书》、三国时诸葛亮的《诫子书》为代表的名臣、名士家训;两晋至隋唐时期是家训文化的成熟期,有中国家训内容最完整的北齐颜子推的《颜氏家训》;宋元家训繁荣时期有宋代司马光的《家范》、《涑水家仪》,范仲淹的《义庄规矩》、元代许衡和耶律楚材的教子诗、元末明初郑文融等的《郑氏规范》等;家训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有明代仁孝文皇后的《内训》、袁了凡的《训子言》(了凡四训)等,以及郑板桥、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的家书也具有深远影响,流传广泛。直到清代后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走向整体衰落与局部开新相间的局面。陈教授指出,中国历史上留存至今的大量家训,几乎涉及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家长治家处世的经验传授,也有其亲身经历的教训之谈;既有历代先贤大儒语录教导的汇编,也有名人模范事迹、美德懿行的辑录,对后世影响深远。
    提到传统家训教化的途径与方法时,陈教授指出,注重家风的熏陶,注重规范、准则的可操作性,实行奖惩结合、情法并用,注重典型人物师范、激励作用,以身立教,以及多样的具体教化方式与形式是传统家训教化的途径。陈教授进一步指出,科学研究传统家训文化既要看到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要以正确态度直面消极影响。一方面传统家训文化在促进家庭和谐、稳定,拓展儒家仁爱思想社会教化的视角和领域、加速儒学的传播,对促进封建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对世风和社会成员的感情心态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对当今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又不可忽视传统家训文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排外意识、“愚孝”、“男尊女卑”、压抑人性、培植安土重迁的小农意识和重农抑末等观念产生的消极影响。
    最后,陈教授就如何弘扬优秀家训文化促进当前家庭建设的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首先,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石,这是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建设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风尚;家庭建设关乎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其次,家庭美德培育、子女教化养成、家风营造优化、家业家产兴建是家庭建设的内在要求。再次,分析目前家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孝道衰落、代际矛盾、家庭暴力、婚外恋情、家教不严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指出,弘扬传统家训文化,家庭建设应在积极营造和优化家庭、社会环境以培育优良家风,构建家庭建设协同机制以培养青少年优良品质,以及努力为家庭建设提供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积极探寻着力点。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与陈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有同学提出,中国古代的“家”和现代的“家”的内容指向存在很大不同,沿袭千年的家训文化到底能在今天起到多大的实际性作用。陈老师指出,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对待传统家训文化我们也必须保持继承、批判、弘扬的正确态度,将家训文化中的经典、精髓、精华同当下社会家庭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时代在发展,家训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需要我们厘清精华与糟粕,丰富家训文化在当下具体操作的内容与形式,借鉴国外优秀合理的举措,并以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濡染、政府倡导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家庭建设的协同互促机制,才能发挥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下社会家庭建设中的实际作用。
    金筱萍教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说道,“陈教授的精彩演讲从史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家训文化研究素材,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专业的同学开展前沿话题的研究具有非常有益的启发。”同学们均表示讲座对我们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郭勤艺 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2009 lunlixue.com 版权所有
地址: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 电话:0516-83403392 Email:llxydd@163.com
苏ICP备2008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