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BBS

陈延斌:教子弟是“家庭第一关系事”

2016-12-21 22:32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0

2016-06-28 15:00:00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北京)
       (原标题:陈延斌:教子弟是“家庭第一关系事”)

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的著名学者孙奇逢,给子孙留有《孝友堂家规》与《孝友堂家训》两部传家宝训,其核心是蒙以养正,教子成人。用他的话说,即教子弟是“家庭第一关系事”。

孙奇逢认为,培养子孙成材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他说:“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孙奇逢指出,早期教育的好坏,对人一生的品德影响极大,故“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这种强调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与可能性的思想,是非常有见地的。为了从制度上保证教家立范落实落细,孙奇逢将先祖“世守勿替”的所垂训辞,归纳总结,推广补充,形成条理,分类排列,修订成十八则“立家之规”:“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既翕以协兄弟;好合以乐妻孥;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聊宗党;隆师以教子孙;勿欺以交朋友;正色以对贤豪;含洪以容横逆;守分以远衅隙;谨言以杜风波;暗修以淡声闻,好古以择趋避;克勤以绝耽乐之蠹己;克俭以辨饥渴之害心。”

孙奇逢自己在十七岁时即考中举人,却不鼓励子弟求取功名,说“取科第犹第二事”,读书“全为明道理,做好人。”这是为什么?原来孙奇逢认为,他订家规家训的根本目标,是将子弟培育成贤人、君子、好人,而不是贵人、官吏。他说:“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

 

《孝友堂家训》载孙奇逢九十岁时,仍对去应试的子孙训示道:“涿州史解元家,子弟赴试,老者肃衣冠设席以饯,命之曰: 衰残门户,赖尔扶持。 ”对这种教子弟求取富贵以光宗耀祖的做法,他不以为然道:“今老夫所望尔辈扶持者,又不专在此也。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 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 ……尔今日立身之始,须有一段抵挡流俗之志。”要他们抵制追求富贵的“流俗”。但如若一定要出外为官任职,那也应该当廉吏。他诫侄孙道:“吾家沐阳公,以廉吏起家,尔祖能绳其武(按即继承、戒慎),我辈俱得为清白吏子孙,较金帛田宅遗后人者荣多矣。”即便如此,也应以耕读为本。孙奇逢九十一岁时,孙辈应试者有七人,他借用友人之言训诫道:你们不必都“发科登仕,只本分孝弟力田,不失前辈书香,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家。”“若奉此言,便是孝友堂佳子弟。”

在教育子孙上,孙奇逢不是单纯说教,而是要求子孙把读书和践履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他训诫道:“尔等读书,须求识字。”什么叫“识”?行了才算识,不行不算识,如“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不行不知的原则,父兄要作表率。“父慈”才有“子孝”,“兄友”才有“弟恭”。这种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是符合教育规律,值得效仿借鉴的。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延斌)

 

netease 本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2009 lunlixue.com 版权所有
地址: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 电话:0516-83403392 Email:llxydd@163.com
苏ICP备2008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