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BBS

初中生“仁爱”意识的现状与思考

2008-10-15 00:43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57

初中生“仁爱”意识的现状与思考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可操作性实验研究》前测报告之一

 

 

 

[ ] 初中生“仁爱”意识的调查表明:学生团结友爱的气氛较浓,心胸度量还不够宽广,“关爱他人”还需付诸于行动,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很高但体验不深,爱护公物,“小节”还要打磨,爱护环境意识已基本确立。

 

[关键词] 初中生 仁爱意识 体验教育

 

一、调查目的、内容和范围

 

崇尚和倡导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仁爱”在新华字典里的意思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是顺从良知结出的硕果,是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它可以使人变得正义而宽容,使人与人的关系充满温情,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基于此,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成年公民人道德养成的可操作性研究”中,“仁爱”被列为其中的一级德目。仁爱范畴主要包含团结友善、宽容谦让、关爱他人、热心公益、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六个二级德目。因为涉及的内容广泛,所以,我们在操作时共选取了初二的四个班级,其中实验组、对照组各两个。在实验开始前,为了了解学生们“仁爱”意识的现状,我们组织了这次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并作了一些访谈。接受调查的共有四个班级的198名学生和40位家长。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归因分析,并进行了实验方案的研制和调整,希望能找到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期在培养学生的“仁爱”意识方面获得一些成果。

 

二、学生“仁爱”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一)团结友爱的气氛较浓

 

“爱”在很多时候,可以形成一种气氛,这种气氛会让人觉得温暖、安全和愉快,一个团结、合作、友好的班级会产生更强的凝聚力。显然,一个人心涣散、一盘散沙一样的班级,无论是从集体荣誉感,还是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上来说,都是无法和一个团结齐心的班级相比的。可见,班级成员是否团结,影响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学习成绩的好坏。

 

在本次前测中,认为自己班级里的同学很团结或者比较团结的人数占到了总比例的3/4:实验班中有71%,对照班中有81%。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己班级的班风还是肯定的,大多数的同学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里。而这种对班级的认同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而归属感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道德养成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因为认同这个班级团结的氛围,所以在遇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所冲突时,相当数量的人会对此有所考虑,而不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同样,归属感还可以衍生出集体成员对集体的爱,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于正在形成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初中学生来说,这种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他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因此,这组数据可以充分地反映出:在初中生中,团结友爱的气氛已经初步形成。

 

(二)心胸度量还不够宽广

 

宽容谦让、为人厚道、心胸宽广,也是仁爱的基本要求。很难想象一个对待别人苛刻的人会总是被别人包容,所以有一颗包容的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仁义”的人。

 

在本次调查中,有72.5%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以往我们普遍认为独生子女因为长期娇生惯养,不懂得忍让和包容,凡事总想占上风,应该总是盛气凌人、横行霸道的。其实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于70年代,现在的初中生已经是90年代初期出生的孩子了。由于家长教育方法的改变,多数独生子女身上并没有表现出这种“惟我独尊”的特点来。请见下表: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在各选项上的选择情况区别不大,甚至在选择“分清是非,如果我错,可以道歉”的选项上,独生子女的比例还略高一些,说明他们有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但也并不是一点区别都没有,在后两个与人相处中显得比较消极的选项上,独生子女共20.8%,低于非独生子女的26.4%,可见他们更喜欢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轻易的退让或回避。

 

看上去这是件好事,但也让我们不由联想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孩子们在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都表现得理直气壮,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占理的那一方,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吃了亏,没有一个人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无论老师怎么处理,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老师的处理不公平,真理一定是站在自己的一边的。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在课题中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如何教会孩子用正确的角度去看问题,如何才能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系统的、全面的看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改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他们拥有一个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广阔的胸襟。而这往往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做到的,我们要创设情景让他们去体验,在生活中挖掘素材让他们去感受,只有把道理变成习惯,才是真正的成功。

 

(三)“关爱他人”还需付诸于行动

 

1、有同情心,更需要“正义感”。

 

在武侠小说里,大侠们都是仗义疏财、扶危济贫的人,可见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中,同情弱小就是一种美德。在人类社会中,竞争激烈,你不可能总是强者,所以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是一个人由于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息息相关才产生的不忍、关心、亲近、依恋的感情,只有当关心他人、依恋他人的同情心得到正常发展的时候,人才会有爱,才会有善良。在被问及“在路上遇到乞丐,你会觉得如何”时,有62.7%学生表示“很同情”,29.5%表示“不太同情、认为是假的”,2.6%的选择“不同情,即使是真的,也和我没有关系”,5.2%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想过。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有同情心的。那么同情后是不是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弱者呢?16.6%的孩子说会经常帮助,47.2%的孩子表示有时会帮助,31.1%很少帮助,5.1%的孩子是从不帮助。看来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帮助,可能会有一些怀疑和犹豫,对身边值得同情的人,同学们做得就够好了吗?看看今年网上的各种有关校园暴力的帖子吧!恃强凌弱的人固然可恨,但是周围麻木不仁、心如止水的看客同样也是助纣为虐的帮凶。看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还要从勇气、正义感开始,让他们能够爱自己身边的人,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这远比让孩子看到乞讨者时送上一枚硬币要重要得多!

 

2、懂得关爱长辈,需要更多的表达。

 

我们经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强调孩子要“知恩图报”,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在一个新的流行趋势是:在亲子沟通中我们更强调父母的努力,让父母改变教养方式、更尊重孩子,而往往忽略了孩子。比如,我们经常要求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随便进行比较,但是实际上孩子也经常对父母说“你看某某同学的爸爸、妈妈就比你……”!其实,亲子之间无论是“沟通”还是“爱”,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父母要表现出对孩子“爱”的需要,孩子才会更乐意去表达,同样,只有孩子能够呼应、反馈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才会越来越醇厚,这就是在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传承”。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孩子对家中长辈的身体或工作,是否会主动关心?”下表是家长和孩子回答该题的统计结果:

 

 

 

从图表中不难看出,父母和孩子的感觉还是有区别的,多数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经常”关心家长了,但是家长还是觉得孩子只是“偶尔”才会关心家长。我觉得比较科学的评价是,近半数孩子已经知道关心家长了,但是因为学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关心并不多,或者还没有多到让父母觉得温暖。

 

再看看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让家长感动的事情吧!在问卷中,被家长提及最多的事情是孩子在家长生病时候的关怀,其次是为家长生日准备生日礼物,再次是孩子可以帮助做一些家务活。可见,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虚弱时几句关心的话,累了时一些小小的分担,都足以让家长感动。有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几乎每天都送我出门,叮嘱我:骑车慢一点,路上小心。就是这几句话,可以让我在心里念叨一天,想想他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

 

(四)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很高但体验不深

 

公益活动应当是一项无偿付出、不计报酬的社会公共福利活动,是一件对人对己都有益无害、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看到的捐款、捐物、公益劳动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内。在调查中,有61.7%的孩子都觉得社会上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还有26.4%的孩子觉得公益活动“还挺有意思的,不过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还有11.9%的孩子觉得公益活动“没什么意义”。要知道,在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有60%以上的人参加过各种义务服务,这是他们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的学生可以达到多少呢?调查发现参加过多次的40%,参加过一次的34%,从未参加过的26%。我们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比例虽然也很高,但仔细询问就发现多数孩子参加的公益活动都是由学校组织的各种捐款、捐书、捐物活动。这些活动并不是不好,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不需要孩子亲历亲为的公益活动有很多欠缺,钱也好、物也罢,还是来自衣食父母,体验不深。

 

其实,对未成年人来说,组织他们参加公益活动,除了造福社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多的接收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信息,全面的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从而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成长。实践证明情况确实如此,美国的孩子当过“义工”后,有的在社区服务中学会了关心别人,也学会了各种技能,有的孩子在与残障人士的交往中学会了哑语,更学会了关注弱势群体,这对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爱心的氛围也十分有益。

 

(五)爱护公物,“小节”还要打磨

 

在家长问卷中,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在自己社区内,公共设施经常会被破坏,其中有半数左右是未成年人参与进行的。在被问到“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中,哪些人参与这种破坏更多”时,53.8%的家长认为中学生参与得多,46.2%的家长认为小学生参与得多。这说明在爱护公物这一方面,有很多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爱护公物的教育我们在小学和中学的公德教育中都始终在进行,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学生行为规范》中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但在调查中发现, 46.6%的学生认为“班级公物有损坏,但都不是故意的”,10.9%认为“班级没有任何损害公物的行为”,与之相对的还有35.2%的同学认为“有少数人故意损害公物”,甚至有7.3%的学生认为“每学期都有相当数量的公物被故意损坏”,好的和差的评价几乎对半分。但是这个统计数字还是可以说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班级公物损坏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孩子们对自己爱护公物情况的评价又是如何呢?35.2%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爱护公物,58%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爱护公物,另外还有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太爱护公物或经常破坏公物。我们这里不太好明确他们眼里的“比较爱护公物”是什么含义,也不知道这样的“比较”是否会给公物带来什么程度的损害,但是在教室里我们还是不难看到,在课桌上乱涂乱画、对桌椅板凳拳打脚踢的现象,可见知、行是严重脱节的!

 

(六)爱护环境意识已经基本确立

 

爱自己、爱别人、爱集体,归根到底还要热爱我们的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学生在被问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是齐头并进的,而且在剩下的人中,17.1%的同学认为应该“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13.5%的同学认为“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环境”,这已经说明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在这个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未成年人的环保意识要远远高于成年人,这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街头看到的随意践踏花草、随手乱丢垃圾的成年人比比皆是,但是这些成年人身边的未成年人,通常都要比他们的父母长辈要好得多。但是在学生的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了这样一个情况(见下表):

 

 

 

看来光有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能让学生把环保行动贯穿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能影响自己的家人,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

 

三、整体印象和思考

 

分析完调查数据,笔者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不是不知,而是做不到!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德育教育一直在调整,期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期望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符合孩子们的成长特点。所以关于爱,关于亲情、朋友、环境……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已经进行了很多教育,但是到了具体的生活中,往往就事与愿违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在坚持传统的班会等教育形式之余,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真正的生活中去体验,或者是借鉴更多的心理健康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有一个情景可以思考,这比空洞的讨论更有效。在本次课题设计中,我们也试图这样来尝试,“社区公益活动”、“我的爸爸、妈妈”小调查、“家庭环保智力竞赛”等,我们将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以供借鉴。

(因上传篇幅有限,略去三图表;需要全文数据者,请与作者联系)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ZX057),刊于《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05年卷第一期,新华出版社200512月版)

 

 

(作者:沈瑜  徐州三十一中一级教师,江苏徐州 221006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2009 lunlixue.com 版权所有
地址: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 电话:0516-83403392 Email:llxydd@163.com
苏ICP备2008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