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BBS

新华日报:中国传统家训与和谐社会构建

2008-10-15 00:10 来源: 作者:zwk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65

           中国传统家训与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徐州师范大学教授  陈延斌
       陈延斌,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徐州市伦理学会会长。著及主编有《雕塑明天的品质——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建构》、《中国家训史》等书16部。成果获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省第四、五、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省政府社科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国家课题及中宣部、教育部、省政府课题10多项。

 

  核心提示

  儒家“仁爱”学说与其说靠官方的推行,不如说是通过像家训教化、蒙学读物的传播来实现世俗化的。

  传统家训对家人子弟的仁爱教化主要是爱众亲仁、救难怜贫的“仁民”精神。

  传统家训的仁爱教化对社会稳定发展,对世俗风尚的改善和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该弘扬家训仁爱教化传统,倡导以人为本、扶危济困的人道观念,激励人们积德行善、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巴黎开会的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声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的中国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当时引起学术界一片哗然。这些精英为什么要到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汲取什么样的智慧?

  提到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许多人会想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耳熟能详的箴言警句。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何以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产生深远社会影响?我认为,“仁爱”学说与其说是官方的推行,不如说是通过像家训教化、蒙学读物的传播来实现世俗化的。今天我们就谈谈传统家训中的仁爱教化。

  传统家训的“仁爱”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部分,家训有3000多年历史。传统家训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有关治家理财、修身处世等的教诲训示,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劝喻,或者后辈贤达者对长辈的建议与要求。

  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流传,传统家训卷帙浩繁,资料十分丰富。从作者看,既有君王帝后、达官显宦、硕儒士绅,也有农夫商贾、普通百姓;从内容看,涉及家庭生活方方面面。而其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既有帝、后训谕皇室、宫闱的诏诰,也有士人教导幼童稚子的启蒙读物;既有长篇专论,也有家书、诗词、箴言、碑铭等简明训示;既有苦口婆心的规劝,也有道德律令性质的家法、家规、家禁等等。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本位、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模式,因而以“教家立范”、“提携子孙”为宗旨的传统家训文化,在强调治家教子、睦亲齐家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家人子弟进行处世之道的教育灌输,其中尤以“仁爱”教化最为丰富,它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概括起来,家训仁爱教化大致包含“仁民”、“爱物”两个部分。

  (一)爱众亲仁、救难怜贫的“仁民”精神

  传统家训在教诫子弟家人处理好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时,始终将“爱众亲仁”的仁爱思想放在突出位置加以强调,洋溢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这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做好人”是为人处世之首。

  《三国志》记载蜀国皇帝刘备临死之前谆谆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居然认为“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清代民间绅士、教育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明道理,做好人”,强调“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

  许多家训还要求家人不仅要有仁爱之心,而且要有切实的行动。南宋时温州有位县令叫袁采,他非常重视百姓的道德教化,写了一本家训叫《袁氏世范》,告诉家人购置田产当存仁心,不可乘人之危压低价格;将人的妻子、女儿买来作为仆人,一旦合同期满就要送还其夫、其父母;《郑氏规范》等家训还谈到,若无疾病等原因不许给孩子请乳母,以免使乳母的孩子忍受饥饿,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第二,要求家人和睦宗人乡邻。

  在宗法社会里,如何处理好与居住在同乡同村的宗人邻里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家训的作者们在倡导内睦家齐、外睦相济的原则下无不对此十分重视。明朝官吏蒋伊的《蒋氏家训》要子弟一定要和睦邻里乡亲,不要偏听家里人的一面之辞而与乡邻发生争执。曾国藩告诫家人“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因为“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明代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在《高子遗书》中告诫子弟,乡亲邻里与我一律平等,不能因为贵贱、贫富、强弱而恃强凌弱,欺负穷人!

  明代家训《庭帏杂录》记载了一个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李姓农妇宽容忍让、和待邻居沈氏的故事,令人感动。

  李氏是明代人,丈夫袁参坡是个乡村医生,袁家与邻居沈家曾为世仇,袁家有一株挑,树枝伸到墙外,沈家就将树枝锯掉了。儿子跑来告诉她,她对儿子说应该锯。沈家有棵枣树也有一枝伸到了袁家墙内,枣子刚结出来,李氏就嘱咐儿子们:不许吃邻居家的一枚枣!并让仆人看护好。

  枣子熟了,差人请沈家的女仆过来,当面摘下让其拿走。还有一次,袁家的羊跑到沈家的园子里,被沈家打死;次日,沈家的羊正巧也跑到袁家来,仆人们大喜,正要报复,却被李氏拦住,命人送还沈家。更让人敬佩的是,沈家人生了病,不仅袁参坡亲自上门诊治,以药相赠,而且李氏还动员邻居们为沈家捐款,并送给沈家一石米。正是因为李氏的宽容大度,化解了两家的矛盾和仇恨,使得沈家非常感动,后来两家竟然处得跟亲戚一样。

  第三,倡行乐善好施公益慈善事业。

  救难济贫、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公德传统,古代思想家们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认为离仁则无爱,离爱则无仁。仁爱的根本要求是爱人、助人、利人。这一传统在家训伦理文化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和发挥。

  首先,家训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高攀龙认为“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助人不在费用多少,“残羹剩饭可救人之饥,敝衣败絮亦可救人之寒。”颜子告诫子弟“亲友之迫危难也,家财己力,当无所吝。”

  郑板桥自幼家贫,为官后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但他并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是写信要堂弟将自己的俸银分给亲友、乡邻。《清史列传·郑燮传》载,他晚年归老躬耕,还经常背一布囊,内盛碎银及果食,遇到故人子弟以及穷人,随时赠与。

  许多家训还详细规定荒年减租、免租,出谷救人。《蒋氏家训》中说: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年景,一定要量力帮助贫穷乡亲,不得趁机抬高价格、囤积居奇。他还告诉家人:不得逼迫穷困人还债,假如佃户交地租有困难,就要给予宽限,让他们陆续交纳;最终因贫穷而还不上的,就把欠条烧掉。

  明代清官许云邨叮嘱家人丰收年景,应尽家之财力,多多购买粮食储存起来,遇到欠收之年,以低价卖出;借给乡亲们的粮食,等到丰收年景收回即可,不收利息。

  其次,许多家训都特别提出关心照顾鳏寡孤独。郑板桥要求幼子应经常将自家的纸笔墨砚,送给众同学,尤其是“贫家之子,寡妇之儿”,下雨天留这些家庭困难的同学吃饭。清代康熙年间做过礼部尚书学者型官吏许汝霖,在《德兴堂家订》中告诉家人:婚丧祭祀从简,将省下的钱资助孤寡。《郑氏规范》对家人规定得更为具体:乡邻死亡,无子孙者,给棺材安葬;乡邻无家可归者给房屋居住,无地者死后埋在义冢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开明的家长,如清代的蒋伊还在家训中嘱咐家人,丈夫死后,应鼓励寡妇再嫁,并给予资助。

  再次,家训中积极倡导家人热心公益事业。这些内容在传统家训中不胜枚举,大到造桥修路、筑堤防洪,小到免费供应茶水,几乎无不涉及。家训作者们告诫子弟家人对公益事业要积极支持,仗义疏财,不因善小而不为,出钱出力予以赞助。

  如明代袁黄的《训子言》要子孙“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渴者。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郑氏规范》对子孙应从事的公益事业项目制订得极为详细,如建药店以医治乡邻疾病;尽力修桥补路,以利行客;从六月到八月在大路旁设立茶水站,免费供应路人等等。

  此外,还有的家训要求家人设立义庄、义学。宋代的范仲淹便是最早做此善举的人。他两岁丧父,家贫无靠,母亲谢氏带他改嫁。他发奋苦读,考中进士、做官后,体恤穷人生活的艰辛,先后在苏州的吴江、常熟等地置田亩设立义庄,用义田的收入来赡养、救济穷人。义庄中还建有义学,免费教育贫穷子弟。为了教育自家子弟勿独享富贵而不顾穷人,他还专门写了《给诸子书》的家训予以训诲。各地官员、士绅也纷纷效法,使得许多穷苦农民免遭饥寒之苦。由于范氏族人不断捐助,到了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田增加到了5300亩,义庄维持竟达八九百年之久。

  第四,要求家人善待佣人。

  由于大多数的家训作者都是官吏和家道殷实的士绅,因而如何对待下人自然也就成为一个必须论及的问题,调整主仆关系的道德准则在家训中非常具体。除了强调坚持封建尊卑原则、对仆人严加管束之外,更要求家人善待他们。这包括几个方面:

  关心他们的生活。《袁氏世范》从许多方面告诫做家长的要关心佣人,“奴仆欲其出力办事,其所以御饥寒之具,为家长者不可不留意。衣须令其温,食须令其饱。”“奴仆宿卧去处,皆为检点,令冬时无风寒之患。”婢妾无夫子兄弟可依,仆隶无家可归的,要养其老。姚舜牧的《药言》要求家人对待年龄幼小的仆人,在饮食冷暖上时时加以关照,“己食即思其饥,己衣即思其寒。”

  体恤他们辛苦。明代官吏庞尚鹏曾做福建巡抚,对家人要求更严格,不仅他本人生活非常节俭,而且家人每月的初十、二十五都要开个家庭“生活会”,每人都要说说这些天来的心得体会,好事大家要借鉴,犯错误要引以为戒。他还要求家人宴会宾客应早点结束,好让下人早些休息,“大寒、大暑,尤当体息厨下人。”郑板桥甚至嘱咐弟弟将前代家奴的契卷烧掉,这在封建社会里实在难能可贵。

  对待佣人要宽恕。清代学者型官吏蒋伊在《蒋氏家训》中严格规定“不得苛虐童仆,女人不得酷打奴婢”。《袁氏世范》具体分析了男仆和婢妾的几种不同类型,认为凡为家长者在使唤他们时,应“宽其处之,多其教诲”,不可轻易鞭挞惩罚。康熙皇帝《庭训格言》提出,下人犯了不可饶恕的过失,教训过以后就不应该记恨在心,更不能借一些烦细小事蹂躏折磨他,使他恐惧不安。

  上文提到的李氏,儿媳偶尔得到一条鳜鱼,亲自下厨烧好让小仆胡松送给婆婆食用。过了一会见到婆婆,便问鱼烧得如何?李氏开始一愣,旋即回答好吃。媳妇见状怀疑是仆人偷吃,核实后就来问婆婆没吃何以说吃?李氏笑答:“汝问鳜,则必献;吾不食,则松必窃。吾不欲以口腹之故,见人过也。”

  在人格上平等地对待仆人及其子女。郑板桥在给堂弟郑墨的家书中,就委托其严格教育儿子,要求将自己的儿子与下人子女一样看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我儿凌辱他。凡鱼香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我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而去,岂非割心剜肉乎!”这段朴实无华的话,洋溢着浓郁的人道精神。

  (二)乐善爱生的朴素道德观

  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一体”观念的影响,传统家训伦理在强调“仁爱”、“爱人”观点的同时,也教育家人子弟“爱惜物命”,将人道主义思想推人及物。比如被誉为“《颜氏家训》之亚”的《袁氏世范》专门论述了怜惜动物的问题,认为飞禽走兽与人相比,虽形象性情不同,但喜聚恶散、贪生畏死的感情则与人无二。他要求家人天气寒冷时,经常去检查一下牛马猪羊鸡狗鸭的圈窝是否遮风挡寒。有的家训还将“爱惜物命”提到了“养心”、“求仁”、“积德”的高度,极力抨击滥杀动物以满足口腹之欲的行为。

  以上所述,基本上是家训中有关“仁民”、“爱物”的仁爱思想的积极方面,但也应该看到,产生并传布于封建土壤之上的家训,在向家人子弟灌输这些内容的同时,不可能不受到地主阶级道德尤其是纲常礼教的影响,不可能不带有封建主义的糟粕和唯心主义的俗见;有些家训著作还宣传了“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点,不过,就整体而言,这些消极内容在家训中并不太多。

  传统家训对社会的影响

  传统家训的仁爱教化理论与实践对中国封建社会稳定、发展,对世俗风尚的改善和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譬如以其家训《郑氏规范》传世的浙江浦江的郑氏家族,是一个一再受到封建统治者传世表彰的封建大家族,宋、元、明史中均被列入孝友传或孝义传中。洪武初年,朱元璋亲自接见郑氏八世孙郑濂,问其何以能历经三代而不衰的治家长久之道,答是“谨守祖训”。当朱元璋看到郑家的家训后深有感慨地说:“人家有法守之,尚能长久,况国乎!”此后,朱元璋又对郑家屡屡表彰: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称赞郑氏家族为“江南第一家”;洪武二十三年,又亲笔题写了“孝义家”三字赐之。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聘请郑氏家族的郑济为皇家的家庭教师,专门为太孙讲授“家庭孝义雍睦之道”。

  经明朝统治者树立的这个典型,对后世影响深远。《明史·孝义传》中记载不少慕郑氏家风、以其家训作为治家教子必读书的事迹。如与郑濂同时代的一个叫王澄的人,非常羡慕义门郑氏的优良家风,临死时将子孙召集到病床前,教导他们说:你们如果能向郑家学习,和睦相处,不分家,我死了也就能瞑目了!仅明代前期,像郑氏家族这样被皇帝旌表的“义门”就多达数十家,这些大家族累世同居,和睦邻里,以治家教子、仁爱处世、多行善举被树为楷模,对稳定社会秩序、和睦人际关系起了重要示范作用。

  家训“仁爱”教化的现代意义

  作为家庭教育尤其是“仁爱”品德教育的教科书和教育方式,传统家训拓展了儒家“仁民爱物”伦理思想社会教化的视角和领域,促进了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仁爱学说的社会化过程。尽管家训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而衰落了,然而,今天的家庭仍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仍是由无数个家庭“细胞”构成的,仍需要同情人、关心人的人道观念;更需要协调物我关系、保持生态平衡,因而也就更需要人们以“仁爱”之心相待相处。

  同时,家训仁爱教化中有关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举办公益、捐资办学等许多理论阐述与实际指导,在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理念,引导人们积德累善、大力提倡兴办公益慈善事业的今天,更彰显出其不朽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家训仍不失为先人们留下的一笔十分珍贵的伦理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批判地取舍、借鉴,以促进人心向善、道德昌明、社会和谐。

 


                                                          传统家训的“仁爱”思想


                                                      家训“仁爱”教化的现代意义


                                                   “仁民爱物”是传统家训的精髓


                                                        “仁民爱物”是传统家训的精髓

                                                                                                    本报记者 仲崇山整理

                                                                                                    插图 刘道伟

                                                                                   2008 年 3 月 26 日 星期

                                                 来源:http://xh.xhby.net/html/2008-03/26/content_6715969.htm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2009 lunlixue.com 版权所有
地址: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 电话:0516-83403392 Email:llxydd@163.com
苏ICP备2008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