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BBS

功夫茶第36期:大学生自杀岂止是心理问题

2010-10-12 12:14 来源: 新浪新闻 作者:日京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14
 

大学生自杀岂止是心理问题


       新快报记者苏少鑫

  话题动机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广东省教育厅3月14日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座谈会,并要求,广东高校要着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每4000名大学生至少要配备一名专业心理教师。

 

  近段时间以来,大学生自杀、博士跳楼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我们扼腕痛惜,也更深知,这个群体正在不断用极端的方式来彰显他们的某些真实的生存状态。死者长已矣!但是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本次功夫茶座邀请了高校教师以及网友共同探讨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

  解决心理问题未必能解决“别无选择”问题

  石勇(青年评论家):这是一个心理和精神问题频繁发的时代。大学并不位于真空之中,大学生也不是在心理上已修炼得百毒不侵的圣人,所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现象。需要说明的只是:心理问题一样,但引发它的原因却不一定相同,这要看不同的人是受到了哪些不同的刺激。大学生的心理疾患以自杀这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我认为应该考虑到在大学里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心理结构的一些主要刺激,比如学习的压力、学费负担、学校对心理教育的疏忽等。另外,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影响,比如就业难使其对毕业后找到符合其心理期待的工作感到渺茫甚至绝望等。当然,在面对具体的个案时,这些一般性结论并不能成为一种可以运用的解释模式,而应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

  思芬克司(网友):是的,大学生自杀虽然不能特殊化,但人们将其视为特殊现象,既表明了人们对大学生群体的特别期待,也隐藏着人们对当今所谓高等教育的忧虑,这种教育可能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教育虽然没有义务解决自杀问题———事实上也解决不了———但却有义务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因为自杀的心理机制之形成并不单纯,心理素质差只是原因之一,外在的生活环境、内在的思想观念、思维能力、个性结构与之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自杀。所以医治自杀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方案,不能仅仅指望心理医生解决所有问题,防患于未然才是良方。高校应该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开放、自由的环境,引导他们去思索、经历、学习和发现,而不是一方面灌输毫无悬念的知识、真理,另一方面又让现实给他们另外的印象———通常这种悲观绝望印象的形成与这两方面的反差密切相关。

  李杜韩(网友):心理问题、精神状态问题说到底与时代的个人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有极大的关系。

  由环境而绝对权威地、毫无弹性与商量的余地塑造一个“社会的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社会的人”与“自由的人”、“高尚美好的人”是分裂的,起码在塑造的土壤上是分裂。“技术性生存”、“权力性生存”、“去自我生存”才有在社会上成功的可能。这个现实与我们辅导青年人的尺度,矛盾得可以让所有人发疯。精神病患者,这个词现在不是医学名词,而是“社会的人”的代名词。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成年人引发的。由我们所有人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引爆的。

  青少年已经发现了成年人世界的分裂、虚伪与危险。他们的心理问题本质上只是说明了他们提前“成熟”了。

  林桂榛(徐州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据我观察,学生自杀多数是因为他们很有“想法”,因为他们对现状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当然这种不满有很多原由或原因),只是他们一时还找不到出口,找不到出路,所以在挣扎中出现了这样的惨状。所以,我个人忧心的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化社会,我们怎么在生命道路、人生风尘中不“过犹不及”也不“走火入魔”,又怎么在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中获得舒畅、通达、愉悦、中道的心境或心态,这是真正最关键的。

  邹啸鸣(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如果单纯看成是“心理问题”,显然是在误导舆论。这个行为,显然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在心理承受能力也很低下的情况下,做出的。解决“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问题,未必可以解决“别无选择”的问题。

  导致“别无选择”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期望值太高,为此投资下得大;2.实现的可能性小,亏损巨大。没有可以转移风险的途径,没有可以缓解压力的途径。

  其实造成自杀的原因很多。大多是绝望导致的。但是集中在教育领域,那么就说明教育领域的“投资-收益”机制方面出了问题。老百姓大多是用“不公平”来表述这个“投资-收益”机制问题。那就必须从“投资”和“收益”方面分别讨论,才能更准确地发现“不公平”问题之所在。

  

功夫茶第36期:大学生自杀岂止是心理问题
 

 

  心理教育只是“救火”而不是“消除隐患”

  邹啸鸣:心理问题不是一个“课程”问题,是一种需求问题。如果有这种需求,要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求教。未必是通过一门“课程”来掌握的“知识”。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提法本身就莫名其妙。以意识形态灌输为目的的教育,必然动用“单向无选择”的方式进行才有效。即一切资源由政府掌握的条件下,这种方式可以不产生自身的副作用。比如,学了一肚子伪劣学问,政府包分配,所以没有关系。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意识形态基本破产,却逼迫学生背诵,否则不允许毕业。这些知识必然会产生作用。就是说看问题的方式上,容易形成单向思维。在走上社会的时候,发现与自己“以为”的不完全一致,有很大的差异,自己又不知道如何调整。心理问题就容易突出来。

  石勇:这种看法很尖锐,虽然并不全面。现行的“知识能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内容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和指向,就是把学生“非人化”、“去主体化”。“知识能力教育”只是把学生当成一架可以吸收各种知识符号并能去编码一些符号,或用这些符号去驱动一些东西的机器,并不考虑人格、人的存在意义等东西。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只不过,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文教育来平衡,人就无法抗拒异化,他的心理生存因没有获得关于“人”的体验,就会对此作出反弹。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是灌输,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就不是拿学生当成有主体性的“人”看待,这同样导致对其人格结构中的“自我”的扼杀。而存在意义的被遮蔽和自我的被压抑乃至丧失恰恰是现代社会精神紊乱的深刻动力。面对这种情况,只提心理教育是不够的,只是“救火”而不是“消除火的隐患”。因为心理教育最多能教给人“适应”的能力,但“病源”不除,人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甚至许多看起来很“适应”的人,在心理上恰恰已经不正常,只不过还未表现出来而被临床确认为“有病”罢了。而我们的社会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时,标准不是人性,而是“社会角色”和“主流观念”。这是一个误区,因为许多看起来“正常”的东西,恰恰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恰恰是“不正常”。

  思克芬司:缺乏的并不是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并不缺乏,政治课的课时一点也不少,政治课的学习也应该算是一种思想教育。问题在于,这种思想教育在多大的程度上贴近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多大的程度上引导学生对这种教育产生认同,并从中吸取精神动力?我们的思想教育缺乏与现实的符合,课堂上得到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马上会被推翻,这意味着高校在进行一种虚伪的思想教育。

  实际上现代教育缺乏的是厚重的思想教育,是贴近生活肯定生存价值的思想教育,再加上思考能力的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因而就为自杀或者变态的生活埋下了地雷。

  林桂榛:把“知识”等同于“智慧”,把“政治”等同于“思想”,这是很危险的教育理念,也的确是我们教育的通病。尽管大学学术研究可以高度客观化、知识化、专业化,但是大学课程和大学生活则不能一律纯粹学术化、知识化、理性化,否则这样背逆普通的人性与人情,导致一种“残缺的”或“不健全的”教育。

  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是“病人”

  石勇:现在许多学生即使有心事也不愿到心理咨询中心去寻求帮助,我认为是基于两点:一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总认为某人有了心理问题,就是“有病”,“不正常”,就被排除出了某个价值系统,相应地其存在价值会遭到怀疑。一个人在他人的这种眼光下是非常难受的,因为谁都有尊严的诉求。其实,人作为人已经天生决定了是一种“神经症”的存在,在精神结构上没有谁完全“正常”,差别只在于按某个标准,程度的差异而已。他人的不幸并不仅仅是“他的”不幸,而是所有人的不幸的一种折射;二是来自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某种存在定位及人们对它的某种判断。一个人似乎一走进心理咨询机构,就已然是“病人”,而心理咨询人员对其的帮助则表现出一种精神上的地位不对等,这一点要遇到一个人不想被他人看作“病人”的阻抗。其实许多精神分析师都坚持这一点:前来寻求帮助的人并不是“病人”或“患者”,而是一个独特的有自身价值和尊严的人。心理和精神上有问题的人不能像医院里的那些身体上有病的人看待,因为后者无涉人的尊严和主体性,而前者恰恰与尊严和主体性密切相关。要让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人愿意去寻求心理帮助,除了要求人们的心理认识外,还需要社会改变对心理和精神问题的看法及心理咨询人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林桂榛:学生不愿意到心理咨询中心面对心理教师“袒露”心声或寻求心理指导(据说心理咨询师在美国很“吃香”),这是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倾向与行为倾向,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现在大体上来说还是“内敛”的而不是“外张”的,“内敛”意味着感情不外露、个性不张扬,进而容易聚集心思或累积矛盾……我认为学生出现心理不适却不太愿意寻找心理指导,这个我们也不能“赶鸭子上架”,当顺其自然。

  总体而言,现今大学校园里,师生的交流与对话还是太少,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也多有欠缺,这里其中学校制度方面有责任,学生自身的勇气和智慧也有责任。

  教育功利化是一种现实,教育浅薄化、浮躁化、物质化、工具化也是一种现实,问题是心理教育也好,生命价值的教育也好,思想政治的教育也好,乃至人文精神的培育也好,教育的本质是细腻的,是交流与对话的,是过程与方式的,把“××教育”或“加强××教育”视为治疗×××的“良药”,这好像是把教育作为数学题或化学、物理实验一样,哪有这么简单啊!人是有感情的生命,生命的感受或所思所想,是琐碎的、细微的、细腻的,现在流行的一些教育方式或教育理念,是不是过于简单乃至粗暴?问题的根本要害是教育、教学既不能浅薄化、工具化,也不能简单化、粗暴化。

  本次话题讨论得到儒学联合论坛(http://www.tomedu.com/ydbbs/index.asp)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日京/编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主题: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8-2009 lunlixue.com 版权所有
地址: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 电话:0516-83403392 Email:llxydd@163.com
苏ICP备20080956